池上的田園生活:鄰里的互助互愛

范芳蓉——這位從越南嫁到池上的農友阿姨,民國91年從越南同塔省嫁到池上後,五年後面對老公中風,開始向婆婆學習務農,並與梁大哥和鄰居討教務農技術,自己種植稻米。

池上田園生活:鄰里互助互愛

民國97年接手丈夫的工作後,便開始了池上的耕作之路,阿姨在訪談中展現了堅毅和熱愛生活的精神,讓我們看到跨國界的農民如何融入新的環境,並將種田視為一種生活美學。

池上多力米,池上米,池上,臺東,台灣,農友,產地故事

從越南到池上的適應過程

「剛開始確實非常不習慣,後來在生活當中開始慢慢發現了池上的美好,飯也十分美味,就對這片土地有了更多的認同感及依賴。」阿姨回憶起剛來時的感受,感慨地與我們分享。如今的她早已完全融入了池上的生活,她喜愛吃米飯,認為米飯最耐飽,池上恰好又是稻米之鄉,讓她覺得自己更離不開這片土地。

池上多力米,池上米,池上,臺東,台灣,農友,產地故事

最有成就感的時刻

「應該是我學會種田的時候吧,看到自己的稻子長得好,就像是看著自己的小孩子長大一樣,稻米的生長期大概有100多天的日子,在這段時光裡能看著稻子慢慢轉黃就是我最開心的時候!」阿姨眉眼中滿含笑意,還特別提到鄰里間的互助與向有經驗的農友請教是耕作學習歷程和成長的重要途徑。

池上多力米,池上米,池上,臺東,台灣,農友,產地故事

參與義工媽媽團

范阿姨也加入了福原國小的義工媽媽團,她回憶:「一開始參加是為了孩子,但漸漸發現跟義工團的姐妹們一起活動很開心,同時又能幫助學校準備一些料理,日子也更加充實有意義。」讓她與社區更緊密聯繫在一起。

她的故事,從適應新環境到成為一名有經驗的農民,再到積極參與社區活動,無不展現了她對於土地和生活的深深熱愛。她將種稻視為一種平凡而快樂的生活方式,並通過與鄰里的交流和學習不斷提升自己。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