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中的人生:將美學融入日常
盧美錡是土生土長的池上人,家族在池上這片土地已耕作了四代,盧美錡與丈夫葉雲忠背景十分相似,從小便與稻田為伴,參與農作已有50年之久。
農田中的人生:將美學融入日常
她回憶道:「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參與農作,那時候沒有機械化,都是人工,非常辛苦。我當時的角色是拾穗,這對我來說是很有深刻的回憶。」
一分耕耘未必一分收穫
「種稻這件事,對我來說,付出多少並不一定能收穫多少。」盧美錡坦言。農夫面對災害或是天氣因素,很多時候只能認命,但他們同時也相信老天會在別的時刻給予一定的回饋,這種對自然的敬畏和對命運的坦然,是他們面對困難時的心靈依靠。兩夫妻不僅管理自家農田,也同時協助其他農家看管,長期的農田工作讓兩人默契十足。
盧美錡笑說:「一個人是成就不了很多事情的,但只要共同努力,很多時候事情就會慢慢去到想要抵達的目的地。」
藝文讓我們學會樂天知命
藝文活動的引入給農友的生活帶來了全新的視角和體驗,他們認為以前大家普遍只把生計當作生活中的首要大事,但漸漸地在藝文的進駐下開始覺得生活其實是一種美學,很多時候耕作和美學是能夠兼並在一起的。這種觀念的轉變,讓他們不再僅僅低頭關注稻子的成長,更學會抬頭欣賞稻田的風光,觀察耕作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緻的變化。
兩夫妻驕傲地與我們分享種植的花草,說道:「我們除了種田以外,也喜歡花花草草,這些愛好融入了生活,也讓我們的日子變得更加多元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