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農返鄉:我從來沒想過離開
從餐飲業到農田耕作,接手父親的農地。李永善的故事既是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也是家族責任與個人選擇之間的平衡,如今擔任池上錦園村村長的他也很希望能透過自己的力量和方式能幫助池上在地的長輩們。
青農返鄉:我從來沒想過離開
談及回歸農田的原因,永善說到從小就在父親的田裡幫忙,高中假期時回鄉種田已是家常便飯。「後來因為爸爸的腰不好,所以我就放棄餐飲,開始種田。」
他坦言,從未想過離開池上,因為更喜歡鄉下的生活節奏,又能夠陪伴在家人左右,是他更傾向的生活狀態。
地方需要我們
父親曾因地方需要,擔任鄉長8年,並且在選舉前誠心向玉皇大帝請示。「阿公建議他去詢問神明,結果得到了聖杯,所以他選擇出任鄉長,全力推動池上米標章。」永善也在後來出任錦園村村長,他坦言不追求更高的職位,只希望能為村裡的老人家提供更好的照顧。這段故事展現了李永善家族對於社區的服務精神。
觀念的磨合
李永善與父親在務農觀念上也有過分歧。「前期一直在吵架,後來經過時間的推移,他發現我們的結果是一樣的。」李永善笑道,他和父親逐漸達成共識,老一輩的早起習慣與年輕人的生活節奏不同,但農作的結果相同,最終達成了和解。
從父親的傳承到他自己的堅持,揭示了現代農民在面對傳統與變革時的挑戰與抉擇。青農不僅繼承了家族的農田技藝,還以自己的方式進行創新和適應。池上的美好和土地養育了他們,也成為了他們生活的重要一部分。透過青農的故事,反映了新一代農民對土地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展望,也讓我們看到了池上米背後幾代人的堅韌與努力。